2020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十四五”開局之年,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是“用30年時間從碳達峰到碳中和,走完發達國家需要70年才走完的路”的決心和信心。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也是名副其實的碳排放“大戶”。我國建筑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總碳排放量的1/3以上,而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從建筑的建材生產運輸、建筑施工、建筑運行、建筑拆除到廢料回收處理的全生命周期,均會產生碳排放。其中,建筑運行階段(包含建筑拆除)的碳排放量占比60%左右,建材生產及運輸的碳排放量占比約27~32%,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占比僅為8%~13%,但建材生產、運輸及施工過程的碳排放量是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的,按單位時間計算,碳排放的峰值還是很高的。
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綠色建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排放等,早已成為工程建設領域的重點工作。2019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公告,批準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國家標準;2019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家標準《建筑碳排放計算標準》;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發布《綠色建筑創建行動方案》;今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明確綠色建造應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劃、設計、施工、交付的建造全過程,有效降低建造全過程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少碳排放;今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意見》,推進城鄉綠色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綠色低碳將成為建筑業發展“底色”。
建筑業一直存在大而不強且利潤率較低、產業基礎環節較為薄弱、產業“碎片化”資源能耗較大、建造方式一部分較為粗放、企業的技術與管理不足等問題。隨著我國人口的變化和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也會不斷攀升。
關注建筑業的“低碳轉型”,從集約化和工業化的建造方式、綠色化與智能化的施工技術、精細化與專業化的管理手段三方面著手,堅持“雙碳”目標與“高質量”協同發展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更高要求。
集約化、工業化的建造方式,從建筑材料生產、施工建造、運營維護全生命周期推動建筑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具有構件模塊化、生產工廠化和裝配標準化等優勢,可以大幅降低建筑能源損耗、節約施工工序、提高組件回收利用率,助力實現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綠色化、智能化的施工技術,從工程建筑的前期策劃到設計、材料生產、施工建造、交付維護等環節,加入“碳減排”“凈零碳”的考量,加大綠色建材和數字技術應用,運用智能化手段模擬建筑各個環節的能源損耗和適配方案,用系統和能源的匹配達到最優方式,適配最佳的施工技術和最短的施工時間,從而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碳排放。
通過精細化、專業化的管理手段,達成新技術研發應用與建造方式工業化水平的“雙向促進”,智能化數字技術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雙向提升”,設計、生產、施工深度協同與建造管理集約化水平“雙向優化”,構建綠色建造產業鏈與整體提升建造過程產業化水平“雙向發展”,保障“雙碳”目標與“高質量”共同發展。
近期,各地紛紛排出碳達峰時間表,上海提出力爭2025年達峰,深圳提出到2025年達峰,分別在長三角、珠三角城市中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為下一步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作為首都,北京在2012年就達到了碳排放峰值,碳達峰目標已順利完成。北京提出的碳中和時間為2050年,將比全國的目標提前10年實現,且建筑領域基本實現近零排放。同時,各方要積極努力為京、津、冀雙碳目標的實現而工作,這對于北京建筑業尤其是施工企業而言,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北京市于近日正式發布《電子信息產品碳足跡核算指南》《企事業單位碳中和實施指南》《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三項標準,將于今年10月1日起實施。其中,后兩項標準首次以標準方式明確企事業單位和大型活動碳中和的基本原則、實施流程、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評價階段和聲明階段,提出了科學、可操作性的實施流程、碳抵消內容等要求。
北京是建筑業外向度達70%的地區,北京市建筑業聯合會將勇擔北京市和外省市地區跨屬地建筑業企業及小微企業達成“雙碳”目標與“高質量”協同發展之責,竭盡所能,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堅持“雙碳”目標與“高質量”協同發展,奮力打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場硬仗。
(作者:欒德成 作者系北京市建筑業聯合會會長)
- 上一篇:已經沒有了
- 下一篇:發展綠色建筑 促進節能降碳——各地推進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作綜述